国际刑警组织发布有关诈骗中心全球化的最新消息
国际刑警组织于2025年6月30日发布的最新犯罪趋势报告揭示,依托人口贩卖运营的网络诈骗中心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截至2025年3月,来自66个国家的受害者被贩运至诈骗园区。根据过去五年的数据分析,约74%的人口贩卖受害者被送往东南亚,这一地区被视为电信诈骗园区的发源地。然而,诈骗园区的分布正逐渐向中东、西非及中美洲等地扩展。报告指出,约90%的亚洲人口贩运协助者活跃于此类犯罪活动,而南美和非洲的相关人员则占11%。
这些诈骗园区最初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少数国家,通常通过虚假招聘广告诱骗受害者进入园区并被非法关押,强制从事网络社交诈骗。据估计,诈骗园区内涉及的人口贩卖受害者多达数十万。虽然并非所有在园区内作案者均为人口贩卖的受害者,但许多被囚禁人员遭受债务勒索、身体暴力、性剥削、酷刑甚至强奸等残酷待遇。这些园区面向全球展开诈骗活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心理创伤。
自2023年以来,国际刑警组织记录到,依托人口贩卖的网络诈骗犯罪已从东南亚的区域性威胁演变为全球性危机。为此,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橙色通报,警示此类犯罪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且紧迫的威胁。2024年,国际刑警组织协调实施的全球打击行动破获了数十起利用人口贩卖受害者实施诈骗的案件。同年,警方在纳米比亚捣毁了一个诈骗园区,解救了88名被强迫作案的青年。
报告还强调,随着犯罪模式不断演变,新兴技术与其他重大犯罪活动的融合将推动诈骗园区的转型。人工智能被用于制作极具欺骗性的虚假招聘广告,以诱骗受害者;“深度伪造”技术则被应用于生成虚假照片和个人资料,用于性勒索及“杀猪盘”等社会工程类诈骗。此外,报告指出,人口贩卖路线也常被用于毒品、枪支和濒危野生动物的走私。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新兴诈骗园区所在区域也是濒危物种如老虎和穿山甲走私的重灾区,促使犯罪活动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